由於已經是中午用餐時間,夫人叫喚夫子快來吃飯。然而夫子一心想知道花瓶的命運,雙眼只盯著花瓶不離。夫人叫喚夫子用餐,屢叫不到,一時氣了,便過來對著夫子嚷道:「叫你吃飯怎麼叫都叫不來,一直盯著這玩意兒作啥?」說完便把花瓶砸了。這一瞬間,夫子恍然大悟,原來花瓶砸破之因起於自己的占卜,從而悟出宇宙間的因果循環,生生不息。這則故事是一種「預言本身導致結局」的典型。
上面故事中的主角,實有其人。他就是北宋五子之一的邵雍,是著名的理學家,與命理學家。邵雍所著的《梅花易數》是一本以《易經》為基礎的占卜書,講究無事不占、念動即占、無需儀式,不論時地。《易經》是儒家經典,身為理學家的邵雍,將易學的鑽研於了哲理之外,也應用在命理上,算是充分發揮,兼了不錯的副業。
邵雍 (Wikipedia) |
我覺得人的個性並不是「星座」所影響,而是受到「星座命理」所影響。簡單的說就像是一開始故事所說的「預言本身導致結局」。其實我們每個人原本都有不同面相的個性,有時候浪漫、有時候呆板、有時候固執、有時候隨和。然而當星座書上說這個星座是浪漫、說那個星座是固執的時候,我們自己或是身邊的人,便會將這些星座書上的理論當做尺規,去衡量每一個人,有對到的部分便會強化這部份的印象,並且反饋去影響原本的行為,使得我們的個性越來越趨向於星座理論上所敘述的那樣。如果沒有一套「星座命理」,那麼也許同星座的人個性與不同星座的人個性都是平均分布的;就是因為了有了「星座命理」,而使得「星座命理」的預測可以準確。
這種「預言本身導致結局」的現象,不只在命理學上出現,在科學領域中也有類似的情況。心理學裡就有類似的效應,不過這個稍後再表,讓我們先看看物理學上的「觀察者效應」(Observer Effect)。觀察者效應指的是:
被觀測的對象或現象,會因為觀察行為的發生而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這效應經常與量子物理中的「不確定性原理」連帶出現,不過這邊再解釋下去會扯太遠,只好請有興趣的人看一下文章後面的延伸閱讀。這個效應乍看之下與「預言本身導致結局」似乎有那麼點像,但不太一樣;不過如果我們把「預言」看做是「嘗試對未來所進行的觀察」,而「結局」則是「所發生的未來」,那麼「預言本身導致結局」也不過是以「未來」為對象的一種「觀察者效應」特例罷了。
即使離開物理學的領域,觀察者效應仍舊存在。一個很有名的例子便是「性食同類」,也就是很多人都聽過的,雌螳螂在交媾過程或是交媾之後,會將交媾對象的雄螳螂給吃掉。這個由 Leland Ossian Howard 在 1886 年所觀測到的現象,歷經近一百多年的傳播,到了 1984 年,才由 Liske 與 Davis 的實驗得到翻案。Liske 與 Davis 同樣在實驗室中觀察雌雄螳螂的交媾,不過與之前不同的是,這次他們不是在旁邊觀察,而是使用攝影裝置記錄。結果出乎意料,他們所觀察到的三十場交媾中,沒有一次出現性食同類的情況,他們推測,以前科學家們之所以會屢屢觀察到雌螳螂吃掉雄螳螂的原因,或許是因為人們的直接觀察,給雌螳螂帶來了壓力與緊張,於是會把雄螳螂誤當做是敵人而吞食。
(from Wikipedia) |
再換一個角度來看,如果自己不單單只是觀察者,而是當事者或相關的一方呢?這個是心理學中的「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依照 Robert Rosenthal 所作的研究,當老師被告知班上某個學生更具潛力時,會投注更多的心力在該學生上,受到更多關注的學生,表現自然優於其他學生,而使得預言成真,即使原本每個學生的能力可能都是相差無幾。
莎翁的名劇《馬可白》也是自我應驗預言的典型故事。馬可白與班柯兩位將軍在森林中遇到了三名女巫,女巫們預言馬可白是未來的蘇格蘭國王,馬可白的妻子得知了女巫的預言後,野心勃勃,開始慫恿丈夫弒君篡位,馬可白也照做了而成為國王。倘若當時馬可白沒有聽到女巫的預言,是不是就不會有之後的弒君謀篡?他的未來也就不會照著預言發生?
(from Wikipedia) |
----
延伸閱讀:
邵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不確定性原理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觀察者期望效應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Observer Effect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性食同类_互动百科
Clever Hans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馬克白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