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4日

將 IMDb Top 250 排行榜轉為 CSV

IMDb Top 250 是許多喜愛電影人士的觀影參考。這份排行榜不知道多久更新一次,今天心血來潮,想要記錄一下目前的排行,然後隔一陣子再來比較。但是如果只是把網頁存下來,或是貼到 Evernote 去,到時候想要比較資料免不了又是一陣人力活,於是想到將排行榜的內容抓下來存為 CSV 檔,以後看是要做進一步的處理或分析都好辦。

所幸有 Python,抓網頁、分析 HTML,以及處理 CSV 檔這些事情不會太難應付。

2012年9月3日

帕斯卡的賭注

說到「布萊茲·帕斯卡」這名字,可能很多人不曉得是誰。但若是提到「帕斯卡三角」這個國中就會學到的數學概念,也許就不難猜到布萊茲.帕斯卡正是提出這個二項式係數三角的數學家。帕斯卡三十歲後篤信宗教,也因此幾乎荒廢了數學方面的工作,然而他之所以投身宗教,是有他一套論述基礎的,這套論述稱之為「帕斯卡的賭注」。

2012年9月2日
2012年6月5日

你的錢包裝了什麼?

前陣子換了個新的錢包--說「前陣子」,其實也快三個月了--新的錢包比較小,「看起來」比較不耐用,所以我下定決心,重新檢視錢包裡的內容物,東西只要能不帶就盡量不帶。結果這麼一檢視,不只我錢包變薄了,進而出門帶的東西也變少了,甚至連出門帶的包包的思考方式也改變了。

2012年6月4日
2012年5月1日

四人兩天開發的《Dora》- MIT Game Jam 心得分享

有沒有想過,週末的兩天能拿來做什麼?看電影?吃大餐?賞花賞貓去?

上個週末,有一群熱愛遊戲的人參與了一個叫做 Game Jam 的活動,Game Jam 指的是在短時間內(通常是兩天 48 小時內)依照活動主辦者所公布的題目,快速開發出一款遊戲。上週所舉辦的 MIT Game Jam 便是台灣第一次的 Game Jam 活動。我在前幾天參加了這場 Game Jam,並且和當天第一次碰面認識的朋友們,合力完成了一款 iOS 遊戲。

dora the game

2012年4月26日

次元轉換遊戲介紹

隨著電腦計算性能的突飛猛進,用來表達遊戲世界的畫面從早先的 2D 平面逐漸發展到 3D 立體空間。然而電腦性能不管再怎樣發展,我們仍無法(至少在可見的未來中)再增加一個維度到遊戲世界裡;畢竟我們所生活的就是一個三維的空間,即便數學上可證明,沒有人知道四維或以上的空間是什麼模樣。

因此,開始有些遊戲試著將 2D 與 3D 的世界做融合,將次元(空間維度)轉換的概念帶進遊戲,藉以呈現出現實中無法體會到的神祕空間感。這類型遊戲目前數量不多,次元轉換的型態也各異其趣,以下文章便是想簡單介紹下目前筆者已知的次元轉換遊戲與形式。

2012年4月21日
2012年4月20日
2012年4月18日

最後から二番目の恋(日劇)

我喜歡《最後から二番目の恋》裡頭的熱鬧與喧嘩。

簡單來說,這部戲的結構並不複雜:住在鎌倉的長倉家有四個兄弟姊妹,隔壁新搬來了一個東京來的單身職場女強人--吉野千明,這給原本平靜的長倉家帶來了許多生活上的變化。

2012年4月11日

我不和運氣差的人合作,嗎?

最近讀到 I don't hire unlucky people - raganwald's posterous 這篇文章,有些想法跟 你有膽量說:「我不和運氣差的人合作」? (Mr. 6) 這一篇所寫的不太一樣。想法不同也就算了,文章本來就是個別讀者與單一作者之間的心靈互動,讀者不同,互動不同,激發出的想法自然也不同,這無可厚非。

2012年4月5日

在 Mac 輸入特殊文字符號

有時候在網路上會看到像「㍿」這樣的文字符號,有沒有好奇這是怎麼打出來的呢?這可不是把四個字打在一個格子裡面,而是這原本就是一個作為符號使用的 Unicode 文字。就好像英文中的 Trade Mark 可以用「™」表示一樣。類似的文字還有(如果底下只看到方框看不到字,表示你瀏覽器所用的字型沒有包含到下面這些 Unicode 字碼):

2012年4月2日
2012年4月1日

Google Analytics 也可以彈鋼琴

剛剛發現,Google Analytics 的「造訪」按鈕旁多了個音符記號。點下去後會出現 Piano 與 Sitar 兩種樂器可以選,選了之後就會看到下方折線圖的節點會按順序一個一個亮起來,並播放與節點高低對應的音階。

可惜我的折線圖不夠精采,撥出來的音樂平平淡淡,沒有直墜谷底或是步步高昇的激昂起伏。

2012年3月30日
2012年3月29日

Octopress 開箱首發文

前天與昨天兩天我都在修改 blogger 的 template--起因是這樣:我在 Chrome 裝了個 HTML5 Outliner 的擴充,透過這個擴充,可以查看某個網頁的大綱排列是否如預想的一樣。很顯然,blogger 預設提供的幾個範本並沒有良好的 HTML5 大綱結構,於是我決定動手修改它。

Python 與 Ruby 的模組安裝

其實這兩個語言的模組安裝都很簡單。不過我不是個成天都在安裝新玩意兒的人,偶爾因為業務需求或是心血來潮想要裝個模組,卻又忘了指令怎下,免不了得又得上網搜尋。

雖說資料不難找,但每次都問 google 也是折騰,索性自己記個筆記,將來若有需要時,翻自己筆記總比上網搜尋來得快速。

更重要的是,才不會因為上網問 google 然後開一堆網頁邊看又繼續邊開連結搞到最後開了一大堆自己好像有興趣但其實跟原本問題一點也不相干的文章。我真是太容易分心了。

ls Color on Mac

昨天突然心血來潮想到來替 ls 上個顏色。以前用 Linux 時都有很漂亮的 ls 輸出,除此之外也會認真打造個人的 shell 環境。怎知開始用 Mac 兩年多來,都忘記來把 shell 好好調教一番,幾乎一直維持著原汁原味。

是說原本預設的也夠我用了就是,不過有個多采多姿的 ls 輸出不僅能提昇工作效率,光看著心情也會好起來。

2012年3月22日

如何提高生產力

譯者前言

這篇文章翻譯自 Aaron Swartz 在 2005 年 12 月所發表的 HOWTO: Be more productive 一文。關於 Aaron Swartz, 根據維基百科上的介紹

亞倫·斯沃茨(Aaron Swartz;1986年11月8日-),一位程式師、作家、政治組織策劃人和網際網路積極行動主義者。他年僅14歲就參與創造RSS 1.0規格,因而在程式設計圈當中聲名大噪。2011年7月19日他被指控自 JSTOR 非法下載大量學術期刊文章,並遭聯邦政府起訴被捕,因而獲得主流媒體關注。

我是因為 JSTOR 的事件而知道 Aaron 這位知名駭客,進而讀到他的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對於生產力的見解與時下流行的觀念大異其趣,也給了我不少啟發,因此在徵求原作者同意後,將全文翻譯成中文,以饗中文讀者。以下正文開始:


「要是把你所有花在看電視的時間加起來,」他對我說,「你現在早寫好一本小說了。」這實在教人難以反駁--比起看電視而言,寫小說無疑是更好的時間運用--但其實在這說法的背後隱藏了一個假設前提,它暗示著:時間是「可替代的」--也就是說看電視的時間同樣可以用來作為寫小說的時間。然而殘酷的是,事實並非如此。

時間具有不同層次的品質。如果說我人在地鐵裡,而我忘了把我的筆記本帶在身邊,那麼要在這種情境下寫個幾段文字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在不停被打斷的情況下很難維持專注。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精神上的因素:有時候我心情好並且有動力可以做些事,但有時候我覺得既難過又疲倦,唯一想做的只有不停盯著電視看。

如果想要提高生產力,那麼你不得不面對並處理這個事實。首先,你必須讓不同品質下的時間都能得到充分運用。其次,你必須盡可能地讓你的時間處於高品質狀態。

有效率地運用時間

挑選好的難題

人生苦短(或者只是人們這樣對我說),那又何苦在愚蠢的事情上浪費生命?要開始投入一件事情是很容易的,因為起始的部份最好做,但你應該經常質問自己:是不是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我去做?為什麼不去做那個呢?這類問題往往很難面對(如果你遵循這個規則,最後,你得問問自己,為什麼你不是在處理世界上最重要的問題),但每一步微小的前進都會讓你更具生產力。

這並不表示所有的時間都應該花在處理世界上最重要的問題。至少我肯定就不是(畢竟,我正在寫這篇文章)。但這絕對是用來衡量我生活的準則。

有一堆事情做

另一個常見的迷思是,如果你挑了件難題並完全專注於其中,你就能夠完成更多事情。我發現這不太真實。例如,在這當下我想做的事有:矯正我的姿勢、鍛煉肌肉、喝點飲料、清理我的工作桌、和我的朋友即時通,以及寫一篇文章。在這一整天裡,我寫著這篇文章、讀了本書、吃了點東西、回了幾篇信件、和朋友聊天、購物、寫了其他幾篇文章、備份了我的硬碟,還有整理了我的書籍清單。在過去的一週裡,我在不同的軟體專案中工作、讀幾本不同的書、學習不同的程式語言、搬了些我的家當,諸如此類。

擁有數個不同的專案可以讓你在不同的時間品質下進行工作。而且,要是你在目前進行的專案遇上瓶頸或是感到無聊,你也有其他事情可做(可以讓你的精神有時間喘口氣)。

這也能使你更有創意。創意這玩意兒,通常都是在你工作領域之外的領域產生。如果你有一堆不同的專案在不同領域,你就會有更多的點子可以運用。

列一個清單

要有一堆不同的事情可做並不困難--大多數人都有著成打的事情等著去完成。但要是你想把這些全都塞到腦袋裡,很快便會發現這會壓著人喘不過氣來。想把這一切的一切都記起來的心理壓力會令人抓狂。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寫下來。

一旦你有了一份待辦事項的清單,你就有辦法進行安排。舉例來說,我的清單中包括了編程、寫作、思考、雜務、閱讀、聆聽與觀看(按順序)。

許多大專案往往同時涉及多種不同的任務。以撰寫這篇文章為例,就包含了關於其他拖延系統的閱讀、思考文章的新章節、清理句子、向其他人發信請教問題等等,都是屬於撰寫文章這事本身之外的活動。每個任務可以被安置在合適的分類,如此一來你便能在恰當的時間品質中進行活動。

將清單與你的生活整合

一旦你有了這份清單,剩下的難題就是要記得去檢視它。而記得去檢視它的最好方法則是在你打算作些什麼之前都去看它個一眼。比方說,我的工作桌上擺了一疊書,而最近在讀的就擺在書堆的最上面。當我想要看些書時,我只要從書堆中抓起最上面一本就好。

同樣的方法我也運用在電視/電影上。每當我聽到一部我覺得應該找時間看看的電影,我就把它放在電腦裡的某個特定檔案夾。只要當我覺得現在想要看些電視的時候,我只要打開該檔案夾就行。

我甚至也想過一些更深入的方式。例如,當我想要上網逛些網誌文章時,我只要打開一份網頁,該網頁就會從我的「待讀」檔案夾中產生一份清單供我查閱。或甚至是當我閒閒沒事時,電腦就會彈出個視窗讓我看看有什麼建議的工作可以進行。

提高你的時間品質

有效率地運用時間畢竟有其侷限。更重要的難題在於如何使自己擁有更多更品質的時間。人們的時間絕大多數都是耗費在上學或是上班。顯然,如果你是兩者之一,你應該停止。但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能做的?

排除物理上的限制

隨身攜帶紙筆

幾乎每一個我感興趣的人們,都有隨身攜帶口袋筆記本的習慣。紙和筆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立刻派上用場--例如你需要給其他人寫些訊息、記錄筆記、捕捉閃現的點子等等。有了紙筆,我甚至能在搭地鐵時寫篇完整文章。[^sub]

(我曾經這麼幹過,不過現在我是隨時隨地帶著我的智慧型手機。這沒辦法讓我在紙上寫些東西給人,但能讓我把時間用來讀點東西(電子郵件),並且當我不得不立刻處理時我可以寫些筆記丟回郵件信箱裡去。)

避免被中斷

針對那些需要全神貫注的任務,你應該避免被中斷。最簡單的方法是躲到沒有人能找得到你的地方。另一個方法則是和身邊的人約法三章:「當我把門關上時,請不要打擾我;或是當我戴上耳機時,請不要傳即時通給我。」(於是在你解除專注模式之前,你可以忽略掉所有的即時通訊息)。

對於專注,過猶不及。有些時候,你要是覺得自己真的是在浪費時間,你需要的不是更加專注,反而應該是讓自己分心。比起單純坐下來翻翻書或看看報紙,站起來去幫助別人解決他們的難題會是更佳的時間利用。這也是為什麼前面所說的約法三章會是一個好主意:當你不在全神貫注的模式下時,你可以被其他人打斷。

排除精神上的限制

吃飯、睡覺、運動

當你飢餓或疲倦或煩躁不安時,這段時間是屬於低品質的。改善的方法很簡單:吃飯、睡覺與運動。然而有時候光是這麼簡單的事我還是會搞砸。我懶得出去覓食,所以我經常會工作到飢腸轆轆,然後又餓又累反倒更加沒有力氣能去找吃的。[^t]

人們常這麼對自己說,「我知道我累了,但我中午不能休息--我還有工作要做」。事實上,午睡能夠讓你一天中的後半段時間也能保持高品質,進而提高生產力。反正終究你總是要睡的。

我其實不太怎麼運動,所以我算不上是適合給予這項建議的最佳人選,不過我可以時還是會盡量嘗試。當我躺下來看書,我做些仰臥起坐。而當我需要徒步前往其他地方,我會用跑的。

和愉快的人交談

排除精神上的限制比較困難。擁有愉快的朋友們則有莫大的幫助。例如,我發現我在和 Paul Graham 或 Dan Connolly 聊完天後總是覺得幹勁十足--他們活力四射。有種想法認為要遠離人群並把自己關在小房間裡才能真正完成你的工作,但實際上這只會造成士氣低落並帶來更低的效率。

分擔負荷

就算你的朋友不是那種能激勵人的類型,單單只是和其他人一起進行一項難題,也能夠讓工作變得更加簡單。一方面,整個工作的精神負擔會分攤在兩個人身上。另一方面,旁邊有個人也會迫使你更認真面對工作,而不會動不動就分心。

拖延以及精神力場

不過所有的這一切都算是某種形式上的逃避問題。生產力的真正問題在於人本身具有拖延的天性。這是不光彩的小秘密,但的確每個人都會拖延--而且程度嚴重。會拖延的人不會只有你。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你就不需要設法停止拖延。

何謂拖延?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你只是在做著「有趣」(像是玩遊戲或看新聞)的事情,而不是你真正該作的事情(這也通常導致旁人把你貼上懶惰的標籤)。但真正的問題是:你的腦袋裡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花了許多時間試圖探索拖延這個現象,而我能想到最貼切的形容方式是,你的大腦在任務的四周圍佈下了某種形式的精神力場。有玩過兩塊磁鐵嗎?如果你把互斥的兩極相對,並試圖推擠到一起時,兩塊磁鐵會狠狠地彈開。當你把磁鐵放靠近移動時,你可以感覺到某種磁場的邊緣。而您嘗試將磁鐵貼近時,磁場會把你朝相反方向推回。

心理障礙似乎是以同樣的方式運作。這並非具體可見的,但你可以感覺到某種力場的邊緣。並且你越嘗試去接近它,你就越會被推開。所以,無怪乎你最終會朝向相反的方向。[^s]

就如同你無法把兩塊互斥的磁鐵緊緊相依--你只要一放開手的瞬間它們便立刻彈開--我也不認為純粹光靠意志力便能克服這種精神力場。相反的,你必須換個角度思考--你可以旋轉磁鐵。

那麼,造成精神力場的原因是什麼呢?似乎有兩個主要成因:這取決於任務是否困難,以及如何被分派。

困難問題
分解問題

第一種形式的困難問題是這問題太大了。假設你想寫一個食譜管理的程式好了。沒有人能夠一坐下來開始動手便能完成一個食譜管理程式。這是一個目標,而非一項任務。任務是為了達成目標你所能採取的具體步驟。一個好的初步任務大慨會像「畫一個在螢幕上顯示食譜的介面草圖」這樣。這便是你眼下可以進行的工作。[^nc]

當你做到這一步,後續的步驟便會更加清晰。你必須決定一份食譜必須包含哪些欄位、需要怎樣的搜尋功能、如何建構食譜資料庫等等。你會建立起一股動量,每項任務都會導出下一步的行動。而且當你的頭腦對主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後,要解決問題便會變得更加容易。

對於我的每一個大專案,我會去思考所有我下一步可以進行的任務,並將其添加到我的分類待辦事項清單中(見上文)。而當我手上的工作告一段落時,我會把接下來可以進行的任務加到待辦事項清單裡。

簡化問題

另一種困難問題的形式是這問題太複雜或太草率了。寫一本書聽起來令人生畏,所以就從寫篇文章開始吧。要是連一篇文章也嫌太多,那麼就從寫一段總結開始。重要的是必須馬上有所作為。

一旦你有了些成果,你便能更準確地判斷與更深入地瞭解問題。再者,改善既有的東西總比要在一張白紙上開始動手來得容易許多。如果你能夠順利地完成一個段落,那麼它也許可以發展成一篇文章,進而成為一本書,只要有始有終一點一滴地完成……

思考問題

要解決一個難題的關鍵往往是天外飛來的一筆靈感。如果你對該領域並不熟悉,那麼你應該開始研究它--看看別人如何做事,抓住一些方向感。坐下來好好嘗試並充分瞭解該領域。找一些較小的難題來看看自己是否能夠解決。

分派難題

分派難題本身就是個要你處理的難題。許多心理學實驗發現,當你嘗試著要「激勵」他人去做某些事時,對方的意願反而降低,而且完成的結果也不盡理想。外部激勵,像是獎勵與懲罰,會消滅心理學家所謂的「內在動機」--即你對於難題本身發自內心的興趣(這是最常被實驗重現的社會心理學發現之一--有超過70項的研究指出,獎勵會破壞人們對於任務的興趣)。[^kohn]人們的腦袋似乎對於被告知要這樣做那樣做一事存在著叛逆的天性。[^avo]

更弔詭的是,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他人對自己的分派--甚至你試著要告訴自己該做些什麼時也會發生!如果你對自己說,「我真的該去做X了,這是現在最重要的事情。」突然間,與X相關的所有工作便會成為你最不想去做的事。但只要最重要的事情變成了Y,明明是同一件事的X就會變得簡單許多。

製造分派的假象

針對上述問題,這邊有一個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案:如果你想要做X這件事,那就告訴自己現在要去做Y了。不幸的是,這其實是某種形式的欺騙自己,因為你知道你正在這麼做[^feyn]。所以你不能明目張膽的進行。

另一個辦法就是讓別人分派工作給你。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每個研究生都會被要求的論文撰寫了,那是一個如龐然巨物般困難卻又為了畢業不得不完成的任務。而且,為了逃避這件事,研究生們會努力埋首於論文以外的任何難題。

這件任務看起來既重要(你必須完成才能夠畢業!)且艱鉅(上百頁你最好的作品!)但實際上卻又沒重要到要是你的論文延期就會導致一場災難的程度。

不要分派給自己

這像是個不錯的主意:對自己說,「好,我現在要排除一切雜務,坐下來全心全意好好完成這篇文章。」次一級的是嘗試給自己一些甜頭,像是說:「好,只要我完成了這篇文章,就可以去吃些糖果。」而讓別人強迫你作事則是下下之策。

以上這些乍看都像是不錯的主意--我全都試過了--但通通適得其反。在上述這三種情境下,基本上你就是在分派任務給自己。於是乎你的大腦會開始竭盡所能地逃避它。

讓事情有趣

常言道:困難的工作並不令人愉快。但事實上,困難的工作或許是我做過的事裡最能讓人樂在其中的。當你嘗試著解決一個棘手的問題時,你不僅不會感到精疲力盡,甚至會在完成之後讓你覺得全力以赴真是一件美妙的事。

所以,讓你自己樂於去做某事的秘訣,並不在於你要說服自己這件事非做不可,而是要說服自己這件事很有趣。要是這件事並不那麼有趣,你要做的是讓它變得有趣。

我開始認真看待這個問題,是在我不得不寫大學論文的時候。寫文章不是什麼特別困難的任務,但確實是被分派的任務。誰會沒事自願隨便挑兩本書,針對書中相關連的內容,寫上好幾頁的觀察心得?所以,我開始在文章中加入我的小玩笑。其中之一就是,我每一段都用自己的風格撰寫,盡我所能地模仿各種不同形式的演講。(這同時也有填塞篇幅的好處。)[^ex]

另一個讓事情更有趣的方法是換個形式解決問題。比起建立一個網路應用程式,你可以試著建立一個網路應用程式的框架,並且將原本要做的應用程式當做是該框架的運用範例。這樣不僅使任務更加有趣,也有機會產生更棒的結果。

結論

有許多關於生產力的迷思--像是時間是可替代的、專注總是好的、犒賞自己是有效的、困難的工作是不愉快的、拖延是不合常理的--然而這些說法都有一個共通的主題:這些認為能夠真正發揮效果的概念,其實都與你的自然天性背道而馳。

對於大多數人,在大多數的工作上而言,這或許才是實情。你必須無端接受一篇無聊文章的撰寫,或是將沒有重點的會議紀錄歸檔。如果是外在因素要你無論如何都得去做,那麼你要學習的便是將你心中要你停止的聲音給關掉。

但如果你想嘗試去做一些有意義並且有創造性的工作,那麼關掉大腦什麼也不想則會讓你錯得一塌糊塗。生產力的真正秘訣恰恰是相反的:要傾聽你的身體。所以餓了就吃、累了就睡、倦了就歇口氣,覺得專案有趣又好玩時就要盡情工作。

這看起來好像太簡單了。這裡沒有包含任何花俏的頭文字縮寫或是個人覺醒或是來自成功商務人士的推薦。看上去幾乎就跟常識沒兩樣。然而社會對於工作的觀念卻把我們推向相反的方向。如果我們想要提高生產力,我們需要做的僅僅只是返樸歸真。

延伸閱讀

如果你想進一步瞭解有關動機方面的心理學,沒有什麼比 Alfie Kohn 更適合的了。針對這個主題,他寫了許多篇文章,另外還有一本完整的書,《獎勵的懲罰》(暫譯,Punished by Rewards, 未有正體中文版),我強烈建議一讀。

我希望在將來的文章中對於如何休學能夠多作著墨,不過你應該走出門去找一本《青少年解放手冊》(暫譯,The Teenage Liberation Handbook, 未有正體中文版)來讀讀。如果你是一個電腦人,辭掉目前工作後的一個出路是向 Y Combinator 申請投資。與此同時,Mickey Z 的《我多年生活的謀殺》(暫譯,The Murdering of My Years, 未有正體中文版)一書中也特別介紹了藝術家和活動家們如何在作自己想作的事情時同時兼顧生活開銷。

註解

[^sub]: 信不信由你,我真的是在地鐵中書寫。找個藉口來解釋自己為什麼沒辦法工作是很容易的--在下個約會前沒有足夠的時間、樓下那些人好吵,諸如此類--但我發現當靈感來襲時,就算是在地鐵車廂中我也能寫下些什麼,即使當下的環境吵得不可開支而且在我準備下車前只剩下短短的幾分鐘。

[^nc]: 雖然我在這裡使用的術語(「下一步具體步驟」)算是衍生自 David Allen 的 Getting Things Down, 不過這邊提到的許多原則其實是(甚至下意識地)取自極限編程 (Extreme Programming, XP) 的概念。極限編程是一套能讓程式設計師保持規律的系統,不過我發現裡面許多作法對於避免拖延也是很好的建議。

例如,結對編程 (Pair Programming) 會自動將任務的精神負擔分散到兩個人身上,同時讓人在低品質的時間中也有合適的工作可以進行。將專案拆解為具體可行的步驟是極限編程的另一個關鍵元素,就如同設定一些能夠完成的工作並且改善它(參見「簡化問題」一節)。而這些概念其實都是放諸四海皆行,而非特指編程相關的活動。

[^kohn]: 關於這段說明更深入而驚人的解說,可以參見 Alfie Kohn 的 "Punished by Rewards" 一書。這項主張是引自他的文章

[^avo]: 我原本以為這是某種生物天性,不過 Paul Graham 指出這更像是後天學習而來。當你還小時,你的父母會想辦法操縱你。他們會說,「去寫功課」,然後你的心思便開始蠢蠢欲動並飄到其他不相干的事物上。很快地,心不在焉會變成一種習慣。不管是先天還是後天造成,要克服這種習慣都是個棘手的難題。我已經放棄嘗試去改變它 (change it);現在我試著繞道暫時解決它 (work around it)。

[^feyn]: 理察·費曼 (Richard Feynman) 曾經講述過一個關於他是如何嘗試探索自己夢境的故事,我在努力探索自己的拖延毛病時也是類似的方式。每天晚上,當他準備進入夢鄉時,他會嘗試觀察自己發生了什麼事:

有個晚上我像平常一樣作夢、進行觀察……突然意識到我的頭一直睡在一條銅桿上。我伸手去摸後腦杓,感覺軟軟的。我想:「呀哈!那就是為什麼我能夠在夢裡觀察到這麼多的原因了,這根銅桿擾亂了我的大腦皮層。只要我睡在這根銅桿上,就隨時有辦法進行實驗了。我想不必再觀察了,睡覺吧。」

等我醒過來後,那裏沒有銅桿,我的後腦杓也沒有軟軟的。不知怎的,我厭倦了觀察這些事情了,便發明出這些藉口,作為停止觀察的理由。

(《別鬧了,費曼先生》吳程遠譯,50至51頁)

你的大腦比你自己更加強大。

[^ex]: 舉例來說,與其只是寫下這麼一句:「相比之下,黎絲引述的對象並不多。」我會這麼寫道:「然而,黎絲不管是因為在需要聽覺傳輸個人中心同期民族誌進入已發表的論文基礎的資訊載體技能基礎能力的個人缺陷或是單純只是對於社區資訊負責人報告的缺乏興趣,都顯示了在製造比較結果上的完全失敗。」

教授顯然是早已對於拙劣的文字書寫感到麻木,以致於似乎完全沒注意到我是在開玩笑(即便是在一對一的論文檢查時)。


謝辭

感謝 Aaron Swartz 寫了這篇深富啟發的文章,並且欣然同意中文版的翻譯。對於翻譯內容如有任何意見或建議,歡迎聯絡 tzengyuxio(at)gmail(dot)com。

2012年2月10日

Byword, iA Writer 以及一些其他的

我發現我是編輯器控。

iawriter

前些時日研究了幾個輕量級標記語言,最後情定 Markdown,結果沒多久就開始在想「Markdown 要用什麼編輯器來寫比較好?」雖然已經有了 Vim 這個強力武器,也支援 Markdown(沒有什麼語法是 Vim 支援不了的),但總是想找個更體面點的編輯器來感受一下輕量級標記語言之美,最好是即便在純文字模式下也能清楚標示出 Markdown 的語法。

經過簡單的搜尋,適合 Markdown 的編輯器大概鎖定了 BywordiA Writer 這兩套。然而這兩套軟體都沒有試用下載,價格也不算低,我不想兩套都買,只好上網找些比較的文章來看,看是哪一套軟體較好。這兩套軟體有個共同的特色,就是具有專注模式(focus mode),最近的編輯器市場似乎有個潮流,好幾套編輯器都強調介面的簡化,讓使用者專注在文字輸入 (distract-free writing) 上。果然分心是打文章的大敵,一不小心就會忘記寫到哪邊,然後一篇短短的文章寫個老半天這樣(笑)。

以專注於文章撰寫為訴求的編輯器,除了 Byword 與 iA Writer 外,比較有名的還有 WriteRoom 以及 OmmWriter,找資料時也跟著看了不少評論,底下就一起寫一下介紹與心得吧。

WriteRoom

這一套應該是最早出現的專注型編輯器吧,首頁的副標寫的就是 "Distraction free writing." 有 Mac 和 iPhone 版,Mac 版在寫這篇文章時賣 $9.99,不過在許多文章中看到他的歷史價格是 $25,也許因為是最早推出的專注型編輯器的關係吧,那時還缺乏競爭對手。

另外,WriteRoom 似乎尚未支援 Markdown 語法的樣子,我在 App Store 的敘述中和官網的介紹裡都沒有看到。這樣的話,反而有語法標記的 Vim 還來得有用些,而且 Vim 也可以切換到 WriteRoom 模式(方法一, 方法二

OmmWriter

這是很特別的一款編輯器,他讓使用者在輸入文字時,能夠完全進入到一個禪的境界。當使用者在打字時,除了簡單卻不擾人的打字音效外,背景同時也會播放輕柔淡雅的音樂。介面簡單,可以做些簡單的字型與背景設定,平常打字時介面則會自動隱藏。本文所介紹的編輯器都是以 MAC 為主,不過 OmmWriter 也有 PC 版本,都可以免費下載。

不過我不喜歡他的編輯區外面有個虛線的框,除此之外,我工作通常時也不需要背景音樂。對了,這一款也沒有支援 Markdown 語法。如果不是因為 Markdown 這點,我想免費且跨平台的 OmmWriter 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Byword

這款在 WriteRoom 和 iA Writer for iPad 之後推出,算是結合了 WriterRoom 的專注模式與 iA Writer 優雅介面兩方面特色。售價 $9.99, 還算平易近人。我喜歡 Byword 的雙色模式,可以選擇要以白色或是黑色作背景。Byword 的 focus 模式作的也比 iA Writer 好,除了可以自己選擇 focus 的範圍(一句、一段或幾行)外,focus 模式時上下邊緣漸層淡出的設計也很別緻。

Byword 支援 Rich Text 與 Markdown 兩種格式。不過老實說,雖然從 Windows 的小作家就有 Rich Text 了,可是我用了這麼多年電腦,真的很少見到(更不用說自己寫了)Rich Text 格式的文件,要嘛就純文字,要嘛就 Word/HTML, Rich Text 實在是個不上不下的格式。

我喜歡 Byword 的地方還有一點,就是他可以直接將 Markdown 輸出成 HTML, 這對於寫 blog 很方便,寫好後轉換貼上就好。iA Writer 雖然也可以寫 Markdown, 但就沒辦法像 Byword 這樣直接轉換。不過我最後還是選了 iA Writer, 為什麼呢?

iA Writer

我對 iA Writer 第一眼的感覺就是它的 Markdown 排版是很棒的設計。與其他軟體所不同,iA Writer 利用它左邊的空白處(Margin)來處理標題與清單列表的前綴標記,相當有創意。

在此引用一下 Review: iA Writer for Mac 這篇文章中的一段話,作為 Byword 與 iA Writer 的比較:

Byword is for people that know they want to do all their writing in one app. Writer is for people that just want to open something and write.(Byword 是給那些清楚自己要在一個 app 中完成所有撰寫工作的人。而 Writer 則是設計給想要打開個什麼然後就開始寫字的人。)

iA Writer 看上去是個很簡單的編輯器,它也真的很簡單,簡單卻又不簡單。這話怎麼說呢?iA Writer 完全沒有任何自定項目:沒有偏好設定視窗;不能改變字型、背景、顏色;只有支援 Markdown, 還強迫一定得是 Markdown,不能取消標記功能;不管視窗拉多寬,每行固定 64 個字母寬。完全沒有妥協餘地。

然而在這麼限制重重的環境下,iA Writer 卻能帶給我一種「嗯,就是這麼剛好。」的感覺,在 iA Writer 裡面打字似乎是天經地義極為自然的一件事,一點都不會想要去改動什麼設定。它微白又略略帶點紋路的背景,配上青藍色閃爍的游標,順眼而不搶眼。整個程式的設計都是圍繞在打字本身的體驗上,至於各種花俏功能、排版的格式樣式、巨集或是插入範本、分割視窗遠端編輯什麼的,通通都不管。

當然沒有程式是完美的,然而 iA Writer 已經很接近完美了。前面說過,我喜歡 Byword 的雙色模式,不過用了 iA Writer 後,覺得雙色背景的選擇也是多餘。而 Byword 可以直接輸出成 HTML 這個功能,也可以透過在 Automator 新增服務的方式,讓 iA Writer 也能直接輸出 HTML 結果。

實際使用一陣子後,iA Writer 倒是有兩個地方我覺得可以再改進的。一個是 Markdown 的連結模式區別不夠明顯,同顏色的連結與連結文字混淆在正文中容易造成閱讀不便。另外一個可改進之處是中文與英文文字對齊方式不同,中文預設對齊字型的降部(Descenders)底緣,如果一行中有英文的話,該行內的中文字會與英文一樣對齊基線(Baseline),這使得中英夾雜的文章中看起來會有行高不同的錯覺。

iA Writer 在 App Store 的定價 $19.99,比起 Byword 倒是高了不少。不過最近似乎是在促銷,只要 $8.99,反倒比 Byword 便宜了些。喜歡用純文字寫文章的朋友,不妨考慮看看。

2012年2月7日

光鮮亮麗背後的真相

今天看到很多人都在傳這一張圖片:

source: www.7even.com.tw
乍看好像邪惡組織比較吸引人。但是別忘了,那些擁有偉大目標、為了實現夢想沒日沒夜地努力、即使失敗也不氣餒,能夠指揮組織行動,最後還笑容滿面的,都是邪惡組織的頭目級領導人物啊!真正加入邪惡組織後,底下就是最血淋淋的職場寫照:



少年們,醒醒吧!
別再相信沒有根據的說法了

* * * *
以下是更多誘拐有為年輕人加入邪惡組織的宣傳稿:

最近的 7-ELEVEN 啊

重慶南路的7-11由街角處(現為艾美麗)搬移到了巷子中。攝於2012-01-30

最近注意到有幾家 7-11 作了同樣的事情,就是從原本的街角的黃金地帶搬到附近不遠處,距離原店址大約三四戶的地方。如果只有一家店搬,我只會單純想到是租約到期之類的原因,但短時間內同時見到數家 7-11 都有類似的搬遷動作,就不得不讓人去思考背後是否有某種經營策略上的調整?
2012年2月6日

相片管理的選擇, Aperture, iPhoto, Lightroom, Picasa

雖然不是說很專業,其實連業餘也稱不上,不過從買了第一台數位相機(CASIO QV-2800UX)到現在,前前後後也經歷過九個年頭、五台相機,之中還被偷走了一台,而這中間所累積的相片也有數千張之譜。然而因為缺乏整理,使得這些照片散落在家中不同的電腦、不同的網路分享區、不同的外接式硬碟以及不同的隨身碟中。更有甚者,同樣的照片還有不同版本放在不同的儲存設備,有原始版的,有為了傳給朋友縮過大小的,有 retouch 過的,不仔細比對還真的想不起來到底這些照片的先後順序因果關係。

雖然想到就覺得累人,但總歸還是得找個時間徹底好好整理下照片。去年年底狠下心來,買了 Aperture 這套軟體,然後一個一個電腦、外接硬碟、隨身碟檢查,花了好幾個禮拜終於將照片全部匯入到 Aperture 中進行管理。也才知道自己這些年到底拍了多少張照片,去過哪些地方,也不用在每次想要回憶美好時光時,都要先想辦法回憶起那些美好時光的照片到底放在哪裡。

其實在決定買下 Aperture 之前,也有考慮與試過其他選項,像是 iPhoto, Picasa, Lightroom, 但是每個軟體都有其優勢與不足之處,沒有完美無缺的 Solution。以下就簡單記錄下我對這四個軟體的使用感想,以及最後為什麼選擇 Aperture。

2012年1月1日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